
中秋节临近,老家月光下的团圆情浓厚
文/南丰后人
在我的老家农村,“七月半,山楂红一半,八月中秋,山楂红溜溜”这句谚语,就像岁月的风铃,轻轻一摇,便在记忆深处回响。老家的中秋节,有着独属于它的味道与温度。除了上山砍柴、采摘那红得透亮的山楂,吃糯米粽子是延续千年、从未更改的传统。
每当农历七月下旬,母亲便开始为做中秋的粽子忙碌起来。家门口的自留地边上,箬叶在风雨中茁壮成长,它就是包粽子最合适的“外衣”。母亲穿梭在箬叶丛中,仔细挑选着每一片叶子,动作轻柔而熟练。摘下的箬叶,被母亲带到清澈的溪边,洗去叶片上的尘埃。然后将它们整齐地晾晒在院子里,沙沙作响,似在低语着节日的期待。
随着中秋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母亲从米缸里舀出上一年留下的糯米。阳光正好时,将糯米搬到门口的晒坪,铺在宽大的篾垫上。然而,糯米中也有一些小小的“不速之客”——米虫、泥石混杂其中。母亲仔细地挑拣着米虫和泥石,每一粒糯米都被母亲赋予了生命,在她的指尖下欢快地跳跃。
展开剩余76%中秋节的前一天,母亲会早早起身,前往离家几里外的集镇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,仔细地挑选着新鲜的猪肉。买好肉后回到家中,包粽子的程序才真正拉开帷幕。有时候,母亲会邀请左邻右舍来帮忙。阿姨们围坐在桌前,一边熟练地包着粽子,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琐事,你一言我一语,温馨的氛围在瓦垄里弥漫开来,那是乡里乡亲间特有的情谊,质朴而真挚。
在我的记忆中,中秋节夜晚的月亮,仿佛被精心擦拭过,格外圆润明亮。吃过晚饭后,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,洒下清澈而柔和的光。我们将饭桌搬到门口空旷的坪地里,桌子上摆满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糖果、瓜子,当然,月饼和粽子更是主角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
一家人围坐在桌旁,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,勾勒出幸福的轮廓。父亲温和地告诉我们:桌上的瓜果一般要摆六盘,寓意六六大顺、吉祥如意。这不仅是为了庆贺风调雨顺的好年景,更是因为赏月之后,还要留下一些月亮公公吃,以求天人合一,有福同享。母亲坐在一旁,手中的麦秆扇轻轻摇动,微风拂过,带走了夜晚的燥热。而开心的姐姐,教我学唱那首古老的儿歌:“月光光,跌箩筐,箩筐里边一杆针,穿过姑娘心……”我跟着姐姐们一句一句地唱着,稚嫩的声音在夜空中飘荡,与美好的月色融为一体。
中秋夜,本应是团圆之夜,可在我的记忆中,却有两次在外过中秋节的经历。
那一年的中秋夜,团县委在县城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赏诗会。各单位和乡镇的团委书记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齐聚一堂。大家都精心准备了节目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。现场,茶香袅袅,月饼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。大家一边品尝着香茗和月饼,一边聆听着诗朗诵。当一位姚姓团委书记走上台,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・明月几时有》——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那激昂的声音,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与祝福的世界。顿时,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,那掌声中,有对诗歌的共鸣,更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。
还有一次是在1985年,我因工作需要,到萧山学习乡镇企业管理。随着中秋节的临近,一种难以言喻的思乡之情在心底悄然滋生。那几日,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,想象着老家的亲人们在为中秋忙碌的身影。真没想到,在中秋节那天,当地组织部门特意带我们去参观了汹涌澎湃的钱江潮。站在江边,看着那奔腾而来的潮水,如千军万马般咆哮着,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。夜晚,他们又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会。在茶话会上,我们一边品尝着当地特色的月饼,一边分享着各自家乡的中秋节风俗,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。在这个背井离乡之地,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,也了解了不同地域的中秋文化。
在我的家乡,中秋节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传统风俗。节前,各家都会精心选购月饼。月饼的规格多种多样,饼面上用芝麻点缀成各色精美的图案,如“天官赐福”“嫦娥奔月”“寿星送子”等,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。中秋这天晚上,堂前厅边会摆起“赏月桌”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泡茶吃饼,享受着团圆的喜悦。有的人家还会蒸糯米团和糯米粽,寓意着一家人紧紧粘在一起,齐心合力。还有庄重的“祭月”仪式,摆上香案桌,请来“坐唱班”,庆贺分离后的重新团聚,或是为避过灾难、喜添人丁等喜事而庆祝。大家在欢声笑语中,传递着祝福与喜悦。
转眼间进入了新千年,老家的父母先后离世,几个姐姐也出嫁到外地,而我也定居在了城里。曾经在老家赏月过中秋的美好时光,已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。然而,老家本村的姑姑还健在,她就像我与老家之间的一根纽带。每年快到中秋节的时候,我都会千方百计地为姑姑捎去月饼。那小小的月饼,承载着我的思乡之情,也寄托着我对亲人团圆的美好祝愿。
光阴荏苒,岁月如梭,父母亲早已不在人世。如今,我再也听不到他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,但我依然渴望在“月圆人团圆”的中秋之夜,静静地坐在阳台上,仰望那明媚的月光。我仿佛听到一位高人在悠悠吟唱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我真的好想回到小时候,回到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家,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,再度过一个温馨的中秋之夜。
发布于:江苏省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